6月28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在长春召开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研讨会,民航局运输司、东北地区管理局、吉林监管局、危险品中心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及辖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议,会议旨在帮助各单位更好地开展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工作。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东北地区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工作试点单位,在会上汇报了CBTA危险品培训和评估开展情况和建设经验,为促进东北地区CBTA危险品培训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参考数据和样例范本。
主动对接 率先探索新变革
CBTA培训模式是以获得胜任能力为目的的培训,旨在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使相关单位将培训成果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从业人员胜任能力,以达到提升人员履行职能表现的目的。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物品培训和评估做法指导》(ICAO doc 10147)以及局方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资质培训的相关文件要求,吉林机场集团于2023年初全面启动CBTA危险品培训大纲编制工作,组织各相关单位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运行、技术、监管、组织等方面的差异化要求,从知识(K)、技能(S)和态度(A)三个维度对任务完成能力进行分析,细化、量化最终胜任能力评估标准。制定吉林机场集团《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和评估方案》、危险品岗位知识清单、危险品岗位任务胜任能力标准及培训评估清单,并对危险品培训教材、课件及配套试题库进行全面升级改版。目前,吉林机场集团已率先完成CBTA危险品培训大纲的编制工作,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完成CBTA危险品培训大纲备案的企业。
积极筹备 全面实施新模式
为提高危险品资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确保CBTA危险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吉林机场集团危险品培训机构在方案实施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全体教员围绕大纲新增内容、实操课程形式、学员考核评估等5个维度开展线上教学研讨分析;创新培训授课形式和评估方式,提前开展小范围模拟授课,组织购置实操培训教具,使培训更加符合员工的实际需要,贴近工作场景,也为CBTA模式下的危险品航空运输人员资质培训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初至今,吉林机场集团全面采用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和评估(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and Assessment,CBTA)模式,对下辖5家机场共计151名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实施了CBTA危险品资质培训。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新大纲的培训内容更加契合工作实际,培训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真正达到了“学我所干,干我所学”的效果。
分享经验 区域研讨促交流
在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研讨会上,吉林机场集团作为试点单位,向参会单位着重介绍了构建CBTA培训大纲的全过程,以及开展培训评估的重点和要点,分享了对未来CBTA培训持续改进工作的一些思考。各与会专家就CBTA危险品培训大纲的内容、培训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观点,也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参会单位围绕目前如何开展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和评估等相关问题,与现场参会领导和行业专家进行了热烈探讨。本次会议为各单位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能够直观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危险品培训和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未来完善CBTA培训大纲建设,提高培训效果和教学质量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下一步,吉林机场集团将根据民航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和吉林监管局对开展CBTA危险品培训的有关要求,持续推进和完善危险品资质培训和评估工作,不断提升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努力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危险品运输服务,着力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危险品航空运输环境。
图文来源:吉林机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