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开幕。本次活动以“文化的瑰宝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以“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科技”为主要展示内容,让参展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吉林省精选七个代表性项目参加展览,绳编、韩氏草编、白氏面塑、彭氏微刻、安图隋式铁制品制作技艺、长白山满族剪纸、平氏浸膏制作技艺在展厅错落分布,观众既可近距离欣赏到精美的非遗作品,还可与传承人现场互动,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同时,吉林省选送了马头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马头琴制作技艺”)和朝鲜族婚礼服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朝鲜族服饰”)作为与新疆互赠的非遗礼物。
开展以来,吉林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平氏浸膏"展台前门庭若市,从耄耋老人到三岁孩童都为传承人刘宸隆的精湛医术所折服;"白氏面塑"用一双巧手塑形,塑意,塑出手艺人的未来,仅需十多分钟,就可拥有一个独一无二,惟妙惟肖的私人订制面塑;绳编一如往年的火爆,自开展至今观众排队不断;韩氏草编,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长白山满族剪纸现场创作剪纸墙,妆点了场馆,用一把剪刀剪出吉林人民的热情和质朴。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现场制作的铁饺子以假乱真;彭氏微刻的作品成为了在场的网红打卡品,众人纷纷拿出手机放大多倍才能看见彭祖述老师的作品。展厅设置多媒体展示区,高清屏幕展播非遗作品的制作和艺术细节,使观众详细了解吉林非遗项目的精妙之处,感受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本次非遗展有来自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14个地州市的330个精彩非遗项目、383名非遗传承人参展。展览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成为文化润疆的特色品牌活动、与援疆省市文化交流交往的平台以及展示新疆非遗保护和文化建设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来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