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安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绿色转型和对外开放发展,深挖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兴边富民、强基固边。
生态美、人文浓、产业兴,这座美丽的边陲小城正加快步伐、抢占先机,为县域经济全链条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健康产业:培育特色 稳步发展
集安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不仅是一座旅游生态城,而且是一座健康养生城。
近年来,集安市紧抓振兴人参产业的有利契机,深入落实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以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人参产业发展。
日前,集安市人参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面积已达6000亩,新建生产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人参及地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竣工,“益盛汉参2号”新品种完成审定验收,益盛汉参化妆品9个产品完成“长白山人参”品牌认证,益盛化妆品人参精深加工产业联合体、长青参业刺五加人参果软胶囊扩建等项目建设陆续实施竣工。
截至目前,全市人参留存面积16.63万亩,各类人参加工企业达到126户,现已开发出人参医药、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4大领域600多种产品。2022年,人参产业实现产值74亿元。
乡村振兴:改善环境 培育乡风
一湾江水两国流,老岭环抱锁清秋。云峰霞影扁舟过,美景如诗画中游。
这是集安市致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生动画卷。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培育文明乡风,努力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86亿元,大力实施集安市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6500户,建设农村厕所4000座,改造农村公路143公里、危桥8座,打造美丽农村路375公里,127个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评选省级“干净人家”6000户,打造省级千村示范村17个,完善提高省级绿美村屯9个,完成通化市级新建绿美村屯2个,黄柏村、下解放村分别被评为省级“绿化美化”“污水治理”精品示范村,清河镇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黄柏·葡韵小镇、太平“老字号”标志性建筑、永泉同心里朝鲜族民俗园区等相继建成,下解放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全市人居环境改造的样板。
组合产业:一区多园 集聚效应
以“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集安市主动融入、承接、培育、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强化平台建设,按照“小组团”滚动式开发策略,全力推进边合区“一区多园”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加快引导优质资源、优质项目集群集聚,为扩大边民互市贸易奠定基础。目前,加工贸易产业园、万资创新产业园建成使用,闽通体育、中科管业、优创铝业3户企业入驻投产;清河人参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主体建设,7户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完善交通网络,全力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集桓高速完成工程总量的96.1%,国道集阿线路面改造完成工程总量的95%,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老虎哨口岸晋升国家级口岸得到省商务厅大力支持。
抓好企业培育,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机遇,全力扶持外贸企业拓市场、保订单、稳预期,积极做好边贸准备工作。2022年,全市外贸企业发展到193户。
立足资源禀赋谋篇布局,集安市以特色产业为主导,聚焦主攻方向,深耕优势领域,持续推进文旅康养及乡村振兴产业提速、增量、强链,全方位提升全市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集安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华欣欣 吴雪金
图片由集安市发改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