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记者 赵猛佳
室外的冰天雪地挡不住温室大棚内的热火朝天。双阳区齐家镇广生村的西红柿大棚里,村民正在育苗。这是在为春季生产做准备,这一批苗成熟季节应该在4月份。村民手上的青苗不起眼,成熟的西红柿也极普通,但一个村靠着小小的西红柿脱了贫、致了富,却成了焦点了。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评选结果,9个村镇上榜,广生村赫然在列。“我们申报的‘一村一品’就是西红柿,别看它很平常,却成了我们合作社乃至全村的经济支柱。”广生村冠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长福告诉记者,西红柿一年成熟两茬,2019年一个温室的产量约在1.5万公斤,全村共有134栋温室种植西红柿,年产量200多万公斤,年收入800多万元。
广生村冠科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探索发展棚膜经济,在分析了村里土壤、水质等生态因素后,决定种植西红柿等蔬菜。“随着规模越做越大,我们的销路也越来越广,现在我们的西红柿销售主要是两大块,一是签约成为欧亚超市连锁蔬菜直采地,二是销往北京、上海等地,都是订单种植。”于长福说。
“一村一品”不仅指品类、品种,更要有品质和规模。“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棚膜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争取再建100栋温室,这样,年产量就能实现翻倍增长,在规模上具有竞争力。”于长福信心满满地说。
广生村党总支书记韩大春向记者介绍,目前村里还在打造其它特色农产品。“眼下是年货销售旺季,我们的五坊:酒坊、油坊、豆腐坊、煎饼坊、粗粮坊天天加班加点,虽然还没像西红柿那么有规模有名气,但一年30多万元的收益有效地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韩大春说。
编辑: 吕宏文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