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位于红旗街与和光路交会的欧亚商都停车场项目场地内,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整装待发。随着长春市朝阳区委书记徐连东宣布朝阳区重点项目秋季开工,包括万科柏翠阅湖在内的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

重点项目擘画出区域经济蓝图,朝阳区发展未来可待可期。
在金秋九月,朝阳区又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热潮。以“专班抓项目”为抓手,朝阳区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专班作用,确保开工项目加快建设、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在谈项目加快落地、跟踪项目加快签约、增量项目加快谋划招商、建设项目加快竣工,推动项目早日形成现实生产力,形成经济助推力,发挥长春都市经济创新区领头雁作用。

朝阳区重点项目秋季开竣工仪式现场
近年来,朝阳区围绕主城区打造城市核心功能区、开发区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新区、永春镇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区、乐山镇打造生态产业新区的“一主三新”产业布局,克服建成区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足,永春、乐山受规划制约以及开发区相对饱和等不利因素影响,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富民之本抓在手上、记在心上,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拉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产城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年初以来,朝阳区全面贯彻省里“三抓、三早”行动部署,谋项目生成、助项目开工、推项目进程。安排5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451.6亿元,新建项目27个,续建项目23个。5亿元以上项目16个,重点产业项目21个,其中三大支柱产业项目8个,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1个;社会事业项目12个;基础设施项目12个;棚户区、旧改项目5个。 ——项目投资体量快速增长。重点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451.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9亿元。 ——民生保障类项目数量、投资额显著提高。民生保障类项目24个,总投资214.1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79.2%。 ——产业类项目数量、投资额显著提高。产业类项目21个,总投资166.8亿元,同比增长16.3%。 朝阳区以“专班抓项目”为手段,实施“部门梳理问题、领导高频调度、持续循环推进”三步工作法,召开项目调度会7次,梳理项目问题78 个,已解决25个。其余53个问题已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全力推进。目前,有38个项目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76%,已入库34个。预计到年底,50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
随着朝阳区各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其强势的经济承载能力将对区域服务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民生福祉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朝阳区集中开竣工的项目有33个。其中,新开复工项目20个。
建设地址:人民大街1811号,东起人民大街、南至红光胡同、西至文化街 建设内容: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7万平方米,A、B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150 米左右,引进国际一流品牌酒店及公寓,打造集休闲、居住、学习、交流于一体的高品质地标性综合体。 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预期年产值可达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将成为省会城市现代楼宇经济地标,入驻企业多为大企业、大集团、跨国公司等。提高重庆商圈商业氛围,提升商圈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厚重感。
建设地址:解放大路2899号(解放大路与丰顺街交会处) 建设内容: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集5A级写字间、金融总部、文化创意、科技研发、会展等诸多业态为一体的商业大楼。 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将成为省会城市现代楼宇经济地标,同时也是高端商务综合体和“互联网+”产业孵化平台,预计每年可创造经济产值近百亿元,提供近万个高端人才就业岗位。
建设地址:东至南湖中街、南至繁荣路、西至富强街、北至228宿舍 建设内容:占地面积2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6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6.1万平方米,公建面积3.6万平方米,地下部分面积13.2万平方米。 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预计销售额45亿元。提升周边区域整体居住档次,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提供优质生活体验。
建设地址:卫星路地块位于卫星路以北、大禹城邦以南、前进大街以东、南湖中街以西。繁荣路地块位于繁荣路以南、繁荣南路以北、大通花园以东、卫明街以西 建设内容:总用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 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预计出售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租赁面积约为31万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
建设地址:红旗街27号,东至无线电厂西街、南至红旗街、西至规划四路、北至规划五路 建设内容:总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为万达文华公馆(住宅),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B地块为万达酒店,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六星级奢华酒店、12栋高端住宅和商业共融的建筑集群。 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7.2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填补区域高端酒店的空白,丰富区域经济和社会功能,进一步突出红旗街商圈中心地位,为提升城市形象、传承影视文化、繁荣区域经济、带动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集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建设内容: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山丘景区小镇”,内设餐厅、嘉年华区、影院街区(话剧院)、书店、咖啡馆、文创街区、博物馆、半山客栈、山顶问蟾寺等。 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3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00个。计划申请国家4A级景区,通过文化、旅游、商业和谐统一,进一步突出红旗街商圈中心地位。
建设内容:地上6层、地下2层,停车泊位约500个,预计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 经济社会效益:将为城市商圈停车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有效缓解欧亚商都附近停车难问题,方便市民出行,项目施工期间提供就业岗位约150个。
桦甸街万科地产万科繁荣里项目
朝阳区抓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坚时期,把重点项目建设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重要支撑,抓项目优结构、抓项目惠民生、抓项目提效能、抓项目扩总量。未来五年,随着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一幢幢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创新型企业经济纷纷落位,在项目引擎的强力带动下,朝阳区争做“长春都市经济创新区”领头雁的目标必将实现。 开展重大项目专班和“万人助万企”行动,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总书记振兴东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是落实省委对长春提出“打先锋、站排头”的战略要求,是加快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有力抓手。朝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打造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以“重大项目专班”和“万人助万企”行动的有力落实,推动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专班抓项目”工作,实施“4321”工程——“4”就是启动四次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并推进工作,即“全区项目建设推进大会暨专班抓项目工作部署会、区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暨专班抓项目推进会、综合协调办公室调度会、督查考核办公室调度会”;“3”就是制定三个方案,根据方案内容开展工作,即“《朝阳区重大项目专班工作方案》《朝阳区综合协调办公室工作方案》《朝阳区重大项目专班督查考核工作方案》”;“2”就是建立两个工作机制,通过机制推进解决项目问题,即“综合协调工作平台微信群、问题协同推进闭环法”;“1”就是成立一个组织机构,搭建完整工作框架提供保障,即“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督查考核办公室,建立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专班、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专班、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专班、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重大项目专班”。
三友国际环保产业园项目
通过调度会、联席会“两会”强化组织推进;通过领导包保、秘书服务“两支队伍”强化合力攻坚;通过并联审批制、容缺受理制“两制”提高办事效率、缩短审批时限……通过优化体制机制,朝阳区拥有了上下合力解决问题的强大推力。 截至目前,朝阳区召开项目调度会8次,梳理项目问题78个,已解决25个。其中,规自局解决9个,住建局解决7个,征收办解决3个,生态环境局解决1个,其余5个问题由区政府相关领导高位协调解决。另外53个问题已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全力推进。如宽平大桥加油站项目,通过区、市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解决了土地出让、规划退线、电力排迁等系列问题,项目顺利开工;这有山室内文化旅游项目为了达到旅游效果,门前路灯调整为项目效果图样式,位于54线有轨电车北侧信号灯调整至南侧等问题都已得到解决;还有全球吉商中心项目延长土地使用年限等问题基本实现解决路径……这些问题的破解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 以“万人助万企”“专班抓项目”为手段,围绕解决问题、推动开工这一关键环节,朝阳区调动各相关部门,实施“部门精准梳理问题、领导高频统筹调度、持续反馈循环推进”的工作步骤,持之以恒,解决项目的疑难杂症。 在“三步工作法”的推动下,朝阳区围绕手续办理、资金筹措等项目问题,多方赴项目现场实地踏查,市规自局、市房地局、市文广新局、市园林局等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破解了一批制约项目推进的节点问题,强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为项目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离不开高标准的谋划储备,未来的长远发展依赖当前的项目谋划。朝阳区紧紧围绕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重点谋划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以及惠民生补短板的民生保障类项目。 一方面抓项目载体建设,主城区实施“掘金计划”,向“老厂区、老校区、老办公区、老住宅区”四老要空间资源。启动永春新区起步区征收,释放土地,尽快贯通硅谷大街、开运街等主要路网,推进与公主岭同城化建设。 另一方面抓项目谋划洽谈,以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为重点,目前正在谋划落位的项目有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产业园区、“科大讯飞智能小镇”、温泉养生小镇,恒大医疗养生等项目。朝阳区现有谋划项目44个、在谈项目35个、储备项目35个,预计投资千亿元,这些项目将在未来3-5年成为朝阳经济新的增长点。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软环境就是梧桐树,用最优的服务理念,打造经济发展软环境。 朝阳区深化“放管服”和“只跑一次”改革,优化“一网、一门、一次”电子政务,实现企业注册30分钟办结,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打造“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城区政务服务。采取“三包”服务,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税源”实行“领导包保、部门服务、干部联系”的“三包”服务模式。制定《朝阳区涉企检查审批备案制度》《朝阳区软环境建设企业评议部门制度》《朝阳区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制度》,使“亲商、安商、富商、扶商”观念深入人心,“为项目服务,为企业助力,为创业支招”成为干部共识,推动朝阳区向“居者自豪、闻者向往”的集商高地方向发展。
富强街万科柏翠阅湖项目
朝阳区根据自身区位、资源和产业与企业的发展意向,提出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楼宇招商”的招商方式,建立了“三全”招商机制——即朝阳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资源共享的全体制招商;区直机关部门与驻区各垂直部门要素共享的全部门招商;社会经济组织、协会组织以及各方面力量信息共享的全员招商,构筑招商新格局,为项目建设助力。
编辑: 吕宏文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