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博士 纪瑞锋取样
野山参为东北三宝之首,长年隐居于深山老林。作为一种功效神奇、历史悠久的仙草,野山参传承千年,被誉为“百草之王”。
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以及资源稀缺性导致野山参日益稀少,涸泽而渔式的疯狂采挖更使野山参濒临绝迹。参龄超过百年的野山参已逐渐仅存于人们的记忆中,其珍贵稀有不言而喻。
2018年1月8日,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鑫药业”)控股股东敦化市康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平投资”)与紫鑫药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展示了一棵2017年当季采挖的珍稀野山参。该棵野山参由康平投资于2017年12月底从一位民间老把头手中购得。据老把头介绍,此参于2017年8月底采挖于小兴安岭山脉,出土时净重近600克,是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单体鲜重最大的野山参。多位经验丰富的民间老把头通过五形六体推断,其参龄在几百年以上。紫鑫药业与康平投资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对其药用价值、科研价值及学术价值进行探索研究,使其造福子孙后代及人类社会。
与荷兰Fytagoras(菲达赫)公司专家交接并检验样品
鲜野山参王全球罕见 堪为无价之宝
众所周知,野山参对其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植被条件、林相条件、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甚至空气都必须合适,否则野山参难以存活。
鉴别野山参的价值,除按生长周期看其参龄外,关键还要看其五形六体。“五形”即须、芦、皮、纹、体,“六体”即老、嫩、横、顺、灵、笨。据人参行业资深专家、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张连学介绍,与以往普通野山参只有二、三型不同,此棵鲜野山参王参形硕大、完美,芦头、主体、须、艼齐全,匀称美观,芦老而长、纹细而密,属皮条参、灵气体,珍珠点多,可谓五形兼备,雍容华贵,极具王者风范,是野山参界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张连学称,参形如此大的鲜野山参,在全球范围内极其罕见。
据吉林人参研究院相关人员统计,目前全国野山参储量仅几十斤左右。每年在国内市场“现身”的野山参只有6公斤左右,干品不到2公斤。
“物以稀为贵。”1981年7月30日,吉林省抚松县北岗镇的四位参农,采挖到一颗鲜重285克的野山参。这棵堪称旷世绝品的国宝级野山参,一直珍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而一棵品相好的野山参一旦亮相拍卖会,就能拍出“天价”,刷新该品类拍卖纪录。2017年12月4日,在浙江乌镇展出的野山参“人参之王” 拍卖价格高达900万元人民币,其价格超过等重黄金200倍。该野山参净重65克(折鲜重260克左右)、参龄达180年以上,是吉林省白山市人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与上述两棵野山参相比,本次展出的鲜野山参王参龄更长、重量更重、形体更美,可谓世之罕见的无价之宝。
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张连学 鉴定
鲜野山参王科研价值不可估量 将用于科学研究
张连学教授表示,野山参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有效成分含量上。野山参的参龄越长,其合成有效成分的基因就越多,药用价值就越高。此次展出的野山参,其药用价值远远高于一般的野山参。“如此之大的野山参,身上几乎没有病疤,它一定具有健康基因和长寿基因。”
紫鑫药业人参顾问杨录军表示,此棵野山参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及学术价值。为此,紫鑫药业和康平投资研究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对该野山参进行抢救保护,将其生命延续下去,哪怕将其全部分解,无偿提供给科研院所进行研究也在所不惜。目的就是要保存其优良基因,并对其进行细胞组培和根须无土PVC袋培育研究,使其能繁衍后代,从而培育具有长寿基因的人参,造福子孙后代和全人类。
张连学教授对康平投资和紫鑫药业将如此珍贵的野山参无偿奉献给科学研究的行为十分钦佩和赞赏,认为双方此举彰显了企业的大作为和大担当。张连学表示,要保存该野山参基因并使其繁衍后代,首先要建立档案,对其形态特征、活力等进行评估,将其保存起来,这是对野山参文化、野山参行业必不可少的资料补充。其次,要利用其具有顽强生命活力的组织,使其复活并恢复旺盛的分生能力及组织活力,诱导出其愈伤组织,进而诱导出根茎叶,直至让其开花结果。“这是我们对其进行抢救保护必须要走的步骤。需要大量的研究和长时间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农业部特种经济动植物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研究员刘继永表示,在中国能发现如此大的野山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对中国野山参产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应该将其建档保存,使之泽被后世。
鉴于该野山参的珍贵稀有及其药用和研究价值,康平投资和紫鑫药业已取其样本,分别送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荷兰菲达赫公司(Fytagoras,简称FG),就其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希望通过组织培养等方法,使其人参基因能继续存活,取得优质的人参种源基因,建立人参种质资源档案,开展人参新品种的培育、遴选,研制出新的人参品种。同时,康平投资和紫鑫药业已将该野山参的DNA样本留存于世界最大的人参种子种苗研究中心,用于未来的科学研究。一旦其细胞组培和根须无土PVC袋培育成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及学术价值。
吉网 吉刻APP 记者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