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扶贫项目——龙城镇芳斌牛羊养殖场。张伟国 摄
敦化市翰章乡翰章小学的学生准备吃午饭。王雨 摄
敦化市第七小学校园文化长廊一角。代黎黎 摄
工人在紧张有序施工。王栋 摄
工作人员正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李雪云 摄
改造后的棚户区——万康锦绣城小区。张通 摄
二次供水设备正在运行。张通 摄
大气洁净工程让延边的天更蓝。资料图
工人正在进行施工。柳晓翠 摄
在敦化市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大厅,进城务工人员文贵田和朋友正在浏览招聘信息。王雨 摄
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及就业培训、小额贷款发放力度,扶持创业就业;切实做好扶困助残工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解决中低收入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近年来,延边州始终把实施具体的“民生工程”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的有力抓手。今年,延边州将脱贫攻坚工程、基础教育工程、文化建设工程、食品安全工程、城市安居工程、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城市供水建设工程、大气洁净工程、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创业就业工程列入“民生行动计划”,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如今,在延边大地上,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百姓面前徐徐展开,一件件暖心的惠民实事在百姓口中娓娓道来。
脱贫攻坚工程
室外天寒地冻,棚内温暖如春。近日,记者走进龙井市老头沟镇桃源村日光温室大棚,室内的桃树苗,一株株整齐排列,工人师傅正在这里摘掉黄色的树叶,然后等待着树苗长出新芽,明年四五月份就能够长出果实且登陆市场。记者了解到,仅在大棚背墙上面种植的苦菊和油菜的收入就可以实现建设大棚的成本回收。
“我们村民在合作社入伙,收成好了就跟着分红,在大棚打工也发工资,这还是一笔收入。”村民王占江笑着对记者说。
大棚项目建成后归入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预计可实现每栋大棚收益6万元,总共8个大棚,可以获利48万元,而这些收益将用作扶贫资金,桃源村预计明年实现整村脱贫。
昌晟有机蔬菜基地位于图们市长安镇碧水村,基地的大葱冷藏室分为上下两层,用于低温储藏保持植物水分。上层放置成捆的大葱,下层则用来贮藏洋葱。据长安镇项目办主任王金恒介绍,冷藏室内贮存的蔬菜待形成批量,等待合适的市场价格,然后形成订单,统一销往日本、韩国等地。
昌晟有机蔬菜种植项目是图们市重点扶贫项目,主要经营项目包括有机蔬菜种植,泥鳅养殖;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加工、贮藏、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该脱贫攻坚工程从2015年至今共投入351万元,包括新建1216立方米鱼塘1座,新建676平方米水上暖棚1栋,购置增氧机等设备5台(套),全套大型喷灌设备6000套。目前种植有机蔬菜27公顷左右,产量约180万斤,冷水鱼养殖基本已达到规模。能够带动120户左右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分红约1000元。
今年,延边州制定出台了《全州2016年实现3.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与各县(市)签订了年度脱贫责任书,落实扶贫发展资金11.3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基础教育工程
12月1日,记者在龙井市第二幼儿园装修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幼儿园楼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内部装修也基本竣工,正在进行外网施工、细节处理及室外场地平整等工作,水池、沙地等活动设施严格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进行。室外活动场地上,游乐设施、橡胶跑道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室内,宽敞明亮的教室、卡通风格的墙壁映入眼帘。一座温馨亮丽的现代化幼儿园即将进入工程验收阶段。
据了解,龙井第二幼儿园占地3313平方米,建筑面积2982平方米。鉴于园舍陈旧,不符合省级示范园的建园标准等原因,2015年9月搬迁至原第一幼儿园,并开始对旧园舍进行改建,预计投入400万元。
“以前冬天在这里取暖采用的是水暖,现在整栋楼都重新铺设了电暖,每个班级、办公场所都安装了消防栓、消防喷淋等消防器材。”园长朱春霞对记者说。
目前,第二幼儿园装饰工程、电气工程、屋顶防水工程均已完工。
11月28日,记者走进敦化市翰章乡学校的一楼食堂,地瓜白米饭、瓜片炒火腿、木须肉等菜品散发的诱人香味扑鼻而来。学生只需花2到3元钱,就能吃到高标准的营养午餐。
自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惠民工程以来,敦化市政府为该校投资210万元新建高标准食堂1090平方米,投资80万元购置先进的食堂设备,2014年5月新食堂投入使用,有588名学生在此处用餐,充分满足了师生就餐需求。
在食堂安全规范方面,学校建立完善食品采购、加工制度,每日菜单、每餐加工制作各种食品以及餐具清洗消毒等各项工作随时可查。这不仅让家长放心,还可增强食堂工作人员自律意识。
完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今年,延边州将基础教育工程列为民生工程中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提升孩子在校的幸福指数。目前,延边州累计支出中央、省奖补资金近4000万元。全州8个县市包括州直学校(一特)在内的共189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35200名学生受益。
文化建设工程
珲春市板石镇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室是延边州第一家农村电影室内放映点。电影放映室建成已有一年时间,实现了农村电影放映从露天到室内、从流动到固定的转变,改善了村民观看电影的条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小时候就喜欢看电影,以前都是露天放电影,就是拿个小板凳等摆在那,天气暖和还行,天气不好的话可遭罪了,现在好了,在室内看电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室外环境变化。”新农村村民昌东美说。
这座农村室内电影放映室建成于今年9月,330平米室内电影厅,可以容纳210人,共投入30万元购入椅子灯光等设备,配有专业的放映设备、舒适的座椅,先进的影音播放设备,取暖设施供村民能够在冬天观赏影片,同时还配有两名专业的电影放映员,每周三下午三点进行放映,确保专门场所有专人负责。
“这里的设施一应俱全。”板石镇党政办主任谢云静笑着说,自打有了放映室,每到放电影的时候村民们都会来这里看电影,这样也传播了文化知识。
建设文化小广场、送演出下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为贫困家庭、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发放民生读本……前三季度,延边州已投入资金165万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如今,光纤到户覆盖家庭任务和移动4G基站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
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在安图县明月镇北环路上,经过的车辆井然有序,马路干净整洁。在旁边的河道中,从冰层下流出的水流舒缓地流淌着,河水清澈透明,与远处的吐月山互相辉映,形成一幅生动和谐的自然画卷。这一切主要归功于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通过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进一步集约了地下管道空间,保证水网管道的畅通。
“这儿的路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我爸这样70多岁的老人走起来会更方便,多好啊!”市民车琳说。
据了解,西北环路改造项目总投资1290万元,改造长1855米、宽8米,面积14000多平方米的车行道和6000多平方米的人行道,污水管线等基础设施项目也一并改造。项目建成后,减轻了主街道车流量压力,同时可实现雨污分流,并且极大地带动周边经贸进一步发展。
“现在实行雨污分离比以前更洁净了,而且连接二龙山区域,为百姓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安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办副主任初晓文告诉记者。
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该项目建设,能大大改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把安图建成生态平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新型城镇。
目前,延边州已改造供水管网47.27公里,供热管网119.48公里,均超额完成任务。
食品安全工程
12月5日,在珲春市全家福超市的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市民李女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对刚买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刚才买了点芹菜,上这来检测一下,检测以后各项指标都合格,之前害怕农药残留什么的,现在感觉挺放心的。”
今年,珲春市重点推出了“免费全民自检行”,消费者可持购货凭证和食品到所在场所的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利用试剂、仪器等设备对肉类中的瘦肉精、水分,蔬菜水果的表面农残留以及其他食品相关检测项目,进行食品安全免费自检。
服务站集食品药品快速检测、咨询服务、举报受理、科普宣传、预警交流于一体。目前,珲春市已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地设立了10处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
“利用这个五位一体的平台,对全市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进行了查处,今年共举报4起,查处4起。
同时用我们的快检平台为29个品种、1320个批次进行全年的检测,为31位咨询的百姓做了答复。”珲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彦华说。
图们市志诚小学阳光厨房是省、州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示范食堂。据校长贺春风介绍,食堂建于2010年8月,可容纳500余人用餐。之所以称为阳光食堂,是因为食堂食谱制定、食品加工过程、就餐费用等一律公开。
为办好阳光厨房,图们市教育局投资20余万元,完善了厨房设施,图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为学校建立了信息网络平台,安装了电视和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家长与监督部门可以通过手机软件随时监督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做到了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几年来,食堂的管理和服务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今年年初,延边州把食品药品可追溯体系、油水分离器、阳光厨房等七个项目纳入延边州2016年民生行动计划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认真抓好全州八个县市和相关部门的民生项目落实工作,圆满完成了民生项目指标任务。
加快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创建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目前,延边州电子可追溯设备实际运行数为2000户,完成总任务指标的100%;全州已建成便民服务站49个;已新增203家餐饮企业达到阳光厨房标准,已完成全年指标任务101%;已申报29件商标进入省著名商标发展储备库及20件商标进入延边州知名商标发展储备库;全州共抽检化肥样品134个、成品油油样142个,均超额完成任务并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立案查处。
城市安居工程
“平房换楼房,以前从来不敢想,没想到今天就实现了。”12月6日,记者走进汪清县万康锦绣城看到,一幢幢高楼,整齐划一,414户回迁户已经住上了新楼。小区居民王桂芬激动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家的变化:“以前我们一家三口住的3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现在我们回迁搬到楼房住,房子75平方米,卫生、取暖等方面都很好,住宿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汪清县住建局项目办主任都业鹏告诉记者,在改造前,这里是汪清县平房区,原有居民414户,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房屋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平房密度较大,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5平方米,危旧房屋较多,存在安全隐患。改造后,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提高,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并配套建设了南山街和清泉路等道路及排水工程,解决了道路积水、泥泞等问题,彻底解决了之前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原来脏乱差的棚户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又漂亮的楼房。自和龙市金达莱雅苑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以来,这个居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和龙市启动了金达莱雅苑安居工程建设项目。项目位于秀湖街西侧、泉水路北侧、秀江街东侧、长春路南侧,总投资1.7亿元,征收土地面积约20.4万平方米,征收房屋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新建回迁安置住房用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共征收房屋1296户,回迁安置1101户。”项目负责人钟浩说。
目前工程主体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等相应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回迁居民就能搬进这片温暖、宽敞、舒适的新楼里。
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解决了中低收入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保证其住有所居;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保证其住得更加安全、舒心。前三季度,延边州已投入资金97216.69万元,新建城市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住房6724套;投入资金20423万元,新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住房3480套。
城市供水建设工程
12月2日,记者走进图们市市郊五工村的东光泵站,图们市水务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李天日向记者介绍,该泵站的二次供水无压泵组设备采用白钢等材料制成,可以保证7000至10000户居民的正常供水。
“白钢制成的泵组具有随时可控性,省电还环保。若是铸铁做得泵组,则容易感染、生锈,百姓家里的水质就会呈现黄色。”李天日说,东光泵站是今年二次供水重点改造的项目,其中,二次供水无压泵组设备、变频自动调节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
为解决安图县城区二次供水设施陈旧、管网老化以及二次供水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有效提升饮用水水质、水量和应急保障能力,今年,安图县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纳入民生实事当中并全面启动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总投资9000余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竣工并交付使用。
此次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本着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及陈旧管网为重点,工程包括建立二次供水泵站,安装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改造地沟楼内老旧管道、安装水表,实现“一户一表”。
在一座高层居民楼的地下室内,无负压供水设备正在运转,很难想象这么高的建筑物从下而上的供水,靠的是地下室的几台所占空间不大的设备来实现的。这种设备弥补了传统供水系统水压难以达到高层的弊端,大大提高了供水效率,节约了耗能。
“现在全天二十四小时供水,当前的压力不影响别的小区,原来高层住宅水压低,安装无负压设备后得到了改善,满足了百姓用水。”安图县自来水公司生产副经理黄龙锡说。
目前,除图们、安图外,延吉市新建净水厂正在施工,预计年底完成土建、设备安装;敦化市新建净水厂施工招标已完成,正在合同签订阶段;珲春市扩建净水厂可研批复已完成,正在设计招标阶段……前三季度,延边州撤并改造新建二次供水设施23座;改造二次供水管网47129米。
大气洁净工程
走近延吉市铁南供热有限公司,远远地便望见两个高高耸立的烟囱里冒着白烟。走到里面,还能看到长12米的煤场防尘网,它的作用是可以产生空气绕流,减小风尘。
据了解,铁南供热有限公司担负着延吉市铁南区320万平方米的冬季供暖任务,有4台40吨热水锅炉和2台90吨热水锅炉,共有24座换热站。该公司从2014年开始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煤场防尘网,新建5台脱硫塔及更新2台脱硫塔系统,新建废水处理车间及循环系统,目前,新建的环保设备全部已投入使用,运行正常。
煤场防尘网使用后能够抑制扬尘,保护周围农林;废水车间投入使用后,因脱硫而产生的废水不流入市政管网,不污染江河;脱硫系统投入使用后,烟气排放符合标准,每年减少100多吨二氧化硫、氮化物、粉尘颗粒物的排放。
“原来把车停在这里,一天就会落很多灰尘,现在即使停十多天,车上一点灰尘也没有。而且周围的一些农民再也不反应有关粉尘的问题了。”锅炉运行部主任崔振说,虽然每年运行经费增加了几百万元,但却觉得很值得。崔振表示,今后,公司会更加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希望不久的将来也会像京津冀地区一样,实现超标准排放。
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和防范工作,打造生态和谐、永续发展的宜居环境。延边州实施大型燃煤锅炉烟气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大型燃煤锅炉除尘改造和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前三季度,已撤并改造小锅炉房19座,完成任务的127%;已争取资金390万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4个,新增秸秆综合利用能力2.6万吨/年,圆满完成任务;已完成32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并全部验收,完成全年任务;上半年,延吉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172天。
小街小巷改造工程
品种丰富、层次突出的绿化景观,畅通无阻的街道,这正是小街小巷所体现出的便民设计。近日,记者来到汪清县枫林路改造现场,这里的街道经过改造后,路面没有任何的坑坑洼洼,非常平整、干净、宽阔,过往的车辆畅通无阻。除了对路面不平进行了修整,汪清县还对污水排放等问题进行了改造,使街道的面貌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加快汪清县小街小巷硬化改造步伐,完善城区路网,给百姓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汪清县对城区小街小巷破损严重的路面进行改造,重点对路面、排水、排污、路灯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基本消除路面不平及排水、排污不畅现象,实现了平整通畅整洁的目标,达到了“路面平、排水畅、路灯亮、设施齐、环境优”的总体要求。
汪清县枫林路项目是汪清县小街小巷改造项目中的一项。该项目总投资139万元,绿化面积3200余平方米,主要以黑松、五角枫、金叶榆、水蜡为主,目前已栽植行道乔木233株、灌木49000株。“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我们对树木进行了绿篱的围挡,因为适地适树,这里主要采用乡土树种,采用北方的树木成活率更高一些。通过绿化提升汪清品位,明年将完成整个街道的绿化。”汪清县园林管理处业务科科长柳晓翠表示,该项目全面完成后,将进一步加强汪清县街路绿化,为提高汪清城市品位打下坚实基础。
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市民的生活才会更幸福。延边州投入资金1亿元对全州大小街小巷进行改造,新增绿地70.58公顷,种植树木4.23万棵,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创业就业工程
敦化市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的大厅宽敞明亮,两侧设立蓝白色的就业洽谈平台。大厅内,服务窗口区与办公区的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各司其职。每月8日和18日,该中心会开招聘会,招聘区的小LED显示屏上直观显示着企业的工作场景和招聘条件,开招聘会时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可以面对面对接。“这里提供的工作信息很准很可靠,所以我会定期来看。”进城务工人员文贵田一边浏览招聘信息一边说。
敦化市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位于人社局一楼,总投资200余万元。就业服务局副局长王洪伟介绍说:“考察组到外面考察,回来后结合当地实际建设了现在这个市民服务化中心。服务中心分为五个区,农民工接待区,就业招聘区,服务窗口办公区和文化服务区。农民工接待区,负责进城务工人员的维权、信访接待。今年以来已经受理了30多起案例,为他们追讨工资2000余万元。”
来敦化市打工的安徽人孙辉就曾得到过服务中心的帮助,他告诉记者,劳动稽查大队办事十分迅速而且态度很好,帮他讨要了拖欠工资3万多元,使他能够及时返乡。
前三季度,延边州城镇新增就业40913人;实现了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6万人;申报了2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创建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11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305万元,扶持1723人创业,完成任务的130%;已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181万元,实施项目35个,争取“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6009万元,实施项目83个,均超额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