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三届一汽-大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正式启动,构建产学研共创共融的生态圈,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一汽-大众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清华大学,共同发起了“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这一创新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目前已经举办至第三届。项目旨在通过设立汽车环保科技领域核心前沿课题,选拔并资助该领域潜力项目,影响并引导社会各界对汽车环保科技的持续投入和研究,共同推进我国汽车环保科技水平的发展,为建立环境友好、公众健康的汽车社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近年来,在国家和产业一系列‘双碳’战略的驱动下,作为能源依赖性强、工业支撑作用明显的汽车产业,亟需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变革之路。”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表示,“肩承产业使命,一汽-大众正在加速‘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以‘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为目标,从产品、生产、上下游产业、社会公益等方面,脚踏实地的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承诺。”
在产学研共融共创的社会公益项目之外,一汽-大众以“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为目标,从产品、生产、上下游产业带动等维度,脚踏实地地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承诺。
依托MEB平台,一汽-大众现已推出大众品牌ID.4 CROZZ、ID.6 CROZZ、奥迪品牌Q4 e-tron等多款纯电动车型,带给用户全新的智能电动出行体验。未来,一汽-大众将会向市场投放更多智能、安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通过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全球领先工艺,一汽-大众已在五大基地加速布局了一系列绿色减碳项目。其中,各基地污水站均已实施RO深度处理,实现对废水的循环再利用。各基地也都布局建设光伏项目,预计未来清洁能源发电量可达每年78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6.24万吨。
除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一汽-大众也将环保行动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作为制定经销商“绿色合作伙伴”标准的企业,一汽-大众通过评审体系和免费培训,持续带动1300多家经销商和近100家核心供应商提升环境管理意识和能力,让绿色低碳的举措逐渐规模化、体系化。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的经营理念下,一汽-大众稳健发展,31年来累计向国家缴纳各项税金6,275亿元人民币,带动产业上下游创造近50万个工作岗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持续贡献力量。
来源:汽开区党工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