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以大项目为牵引,重点建设产业园区。
农安县制订配套扶持政策,促进规模化养殖。
农安县以龙头企业领航,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农安县将肉牛产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将其打造成为富县裕民的新载体。
核心提示
“放母收犊,投入小、见效快!从企业认购的100头母牛,接二连三产下小牛。”
“我们村年存栏肉牛4000头,全村的秸秆喂牛还不够用呢。在以前谁能想到,秸秆还能变成‘肉’!”
“发展肉牛产业,我们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集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初具雏形。”
……
初秋时节,火热的农安大地上,处处涌动着新一轮肉牛产业发展的热潮。
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六城联动”为引领,对标和承接全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长春市三百万头肉牛产业建设工程,农安县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确定了“十四五”末期稳定在100万头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制定“13321”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即:1个优质种源核心基地;养殖、屠宰、加工3个园区;科创、大数据和交易3个中心;秸秆饲料化和粪污资源化“两化”利用;1个知名农安肉牛品牌。
擘画蓝图定方向,久久为功立潮头。如何行而不辍,打造肉牛产业金字招牌?农安县蓄势快发,绘制出“11N11”肉牛养殖发展布局——
重点打造1个城开农投龙头企业,突出发展1个特色产业小镇,培育规划N个肉牛养殖示范区,稳步建设100个千头肉牛养殖大村,统筹扶持1000个百头养殖大户。
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农安发展肉牛产业的决心丝毫未减。鼙鼓声中,农安县委书记李树国在全县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部署会上发出总动员:全县上下要以“一竿子到底”“直通车”的方式,直接贯彻落实到最基层,凝聚组织力量、干部力量、党员力量,全力推动肉牛产业提速跨越发展。今年,农安县将目光锁定在百万头的“半数关卡”——50万头肉牛。截至7月末,全县肉牛饲养量35.4万头,存栏26.6万头,肉牛养殖场(户)发展到2.45万户……如今的农安,肉牛总量发展和种源质量提升双轮驱动,全产业链条培育和产业园区建设同向发力,不断升级的肉牛产业正一路高歌猛进。
12日清晨,在农安县巴吉垒镇,新兆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场的拌料车间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利用大型拌料机为肉牛准备“早餐”。伴随着全自动撒料车的轰鸣声,草料运到了设施齐全的牛舍里,一头头健硕的肉牛在自动饮水机旁畅饮后,便踱步到室外的散养区休息。
“现在养牛简单多了!2500头肉牛,10多个人就能轻松管理。”说起肉牛标准化养殖,养殖场负责人程兆礼赞不绝口。实现开放式饲养、无抗养殖、无公害生产、无公害清洁的标准化科学饲养,只是农安发展肉牛产业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只是要养好牛,而是要打造一条完整的肉牛产业链,做好肉牛产业大文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步伐坚实,农安县将肉牛产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带动、政企联民互动、产业园区拉动、养殖大户联动、产研结合促动、优势品牌驱动、金融助力引动、三产融合传动、特色小镇推动、全县举力行动的发展格局,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将其打造成为富县裕民的新载体。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产业园区拉动“牛经济”
去年,投资35.9亿元的国家级(城开农投)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区落位农安县巴吉垒镇,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农安发展肉牛产业核心项目,其建设景象令人震撼,占地626公顷的产业示范园区覆盖全产业链条,规划建设肉牛养殖区、农作物种植区、配套净水厂及生活污水处理站等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的65%,一号高档育肥场、二号育肥场和母牛繁育场已投入使用,预计年内投产运营。
“随着园区的投入使用,我们将对肉牛养殖、屠宰和饲料及有机肥加工、产品追溯实现智能化管理。”长春城开农投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园区副总经理徐鹤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种源、养殖、深加工、科研、交易市场及冷链物流深度融合,一条肉牛全产业链在农安大地形成。
今年,农安县以大项目为牵引,重点建设产业园区。投资4.46亿元的长春市农牧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力争10月份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资5.8亿元的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正在修建场区道路、平整场地;投资3.37亿元的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农畜产品园区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招商引进肉牛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业园区的拉动下,“牛经济”一路走红,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乘势而上,农安县聚焦肉牛产业项目。投资1.5亿元的吉林安牛牧业已完成选址;投资1.3亿元的新牧科技养殖区已完成建设;成恩牧业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已通过审核,正在向国家申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将填补肉牛产业空白,带动全链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附加值。
资金支持扩群提质
——产业政策引动“牛规模”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农安县农安镇广兴店村,阵阵牛叫声开启村民们忙碌的一天。从几百头发展到4000余头,如今全村六成以上的农户都养殖肉牛,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这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村。
短短几年,广兴店村肉牛养殖怎么发展得如此之快?“这还要得益于政策扶持。”广兴店村党总支书记薛春雷告诉记者,现在新建牛场、扩繁增量、种质创新等方面都有补贴政策。有了养殖规模,村里吸引了经纪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关注,肉牛产业实现量质双提升,养殖户更是尝到增量带来的甜头儿!
制订配套扶持政策,促进规模化养殖。在用足用好省市肉牛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打好政策“组合拳”,制订了《农安县2022年度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三条政策》,“真金白银”实现政策推动效应的最大化。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农安县先后召开肉牛产业金融保险对接会、推进会和调度会,6家保险公司、8家金融机构和1家担保机构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险和金融扶持,采取“信用担保”“政银保担”几方合作等信贷服务模式,破解肉牛养殖融资难题。今年前7个月,全县发放贷款7.1亿元。
“一次性订购20头小牛,咱家的养殖规模奔着百头去了!”今年,广兴店村养殖户叶田福通过活体抵押,拿到了20万元贷款。以“强牧贷”等多种金融产品为切入点,农安县肉牛办由专人负责对金融保险工作进行定期联络和调度。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为什么敢于给肉牛养殖户推出专项贷款、保险?“政府出台肉牛养殖优惠政策,整村授信不断深入,肉牛病死率持续降低……这些都是促使我们发放贷款的原因。”农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开办的“畜牧丰”贷款产品,有效解决了养殖户抵押担保缺失、活体抵押繁琐、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基本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发放到账。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组织助力构建“牛局面”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农安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活动,下发了《关于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县直部门包保帮扶制度,实行村党组织“自主养”、与企业签约“合作养”、开办小区“以租代养”、外来人员“招商养”等多种养殖模式……这一幕幕,正是农安县以党建引领乡村肉牛养殖掷地有声的全新探索。
在农安县万金塔乡田家屯村,天昊合作社找到了快速发展肉牛产业的“金钥匙”。在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及资金扶持下,他们从散养变成了规模养殖,肉牛存栏量增加到100余头。按照标准化养殖模式,提升肉牛产业的竞争力,合作社与企业、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天昊合作社的改变,从田家屯村转变肉牛养殖思路开始。“盘活资金、集中养殖、叠加效益……将村民、土地、资金高效组织起来,实现了党组织优势同合作社市场优势、生产优势的双向融合。”田家屯村党总支书记张洪达 一语道破了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养殖散户同样很关键。用党建引领养殖户,以中小规模繁育为基础,推广技术服务,营造村民参与肉牛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群众,农安县以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焕发出小村庄的内生动力。
助推区域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带动“牛日子”
“哞……哞……”一声声稚嫩的牛叫声打破寂静的清晨,农安县杨树林乡养殖户田国林家的母牛刚刚生下了牛犊!自从去年11月在城开农投集团认购了100头母牛,他家的养殖场里可谓是喜讯频传,陆续产下96头小牛。
“6个月后就可以出栏啦!”说起自家的养殖模式,田国林兴奋不已,“咱家养牛都是‘放母收犊’,我只管养,其他都由企业管。”放母收犊,即企业与农户签合作协议:企业向农民发放基础母牛,通过融资贷款为村民提供养殖资本;母牛生产后,企业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小牛,解决农户的卖牛难。
带动肉牛产业发展,促进母牛扩繁增量、提高母牛品种质量。城开农投集团通过“放母收犊”经营模式,建立联农带户肉牛养殖联合体,今年计划在农安县发放母牛1万余头。“我们提供的都是产牛率高、母性好的安格斯母牛。”城开农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放母收犊”不仅给养殖户吃了定心丸,还有效促进肉牛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牛犊回收再加上奖金,一头母牛净赚四五千元!
以城开农投、成恩牧业、新兆牧业等龙头企业领航,农安县加快养殖园区和加工园区的建设步伐,打造巴吉垒肉牛特色小镇,联动前岗、三盛玉、三岗等多个养殖示范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开启增收致富的“牛日子”。
“我们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增加肉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农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将进一步提高肉牛品种质量、肉牛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拓展活力品牌续力
——融合发展传动“牛智慧”
以巴吉垒产业集群的绿色产业园区为引领,引导城开农投等大型企业建立冷链物流网络,加强与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餐饮连锁机构对接,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农安县加快打造肉牛品牌,发展连锁、直销、专柜等实体经营模式,促进线下销售;鼓励经营主体依托知名电商平台建立特色畜产品网店,大力发展网上营销,健全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帮助企业和养殖场(户)化解生产经营风险。依托企业优质种源基础,培育“安农牛”商标,“农安安牛”地域品牌申报正在筹备中,在开安镇许马村谋划建设的肉牛交易中心已经动工。
围绕“秸秆变肉”工程,结合玉米种植面积大、秸秆产量高等要素,农安县大力推广秸秆养牛新技术,实现秸秆过腹转化,稳步推进“粮改饲”,突出抓好饲草种植、收贮、利用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膨化和全混合日粮等加工技术,提高秸秆饲料转化利用率。目前,全县种植青贮玉米2945亩,预计年收获青贮玉米秸秆85645吨,种植牧草12900亩,预计年收获干草9175吨。
完善肉牛产业智慧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提升畜牧业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农安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开展智慧养牛试点。充分整合产品追溯、在线诊疗、繁改服务等服务功能,加快打造基于市场导向的第三方智慧畜牧综合服务系统,开发灵活多样的衍生服务。目前,农安县畜牧产业大数据中心、城开农投肉牛产业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安全、高效、系统的数字化信息体系,将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撰稿/梁闯
供图/农安县委宣传部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