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科技”——组成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名称的两个要素。
因自然生态赋名,享城市繁华中的生态福利,北湖百姓已如数家珍。
以科技创新定位,产业发展迅猛,北湖产城融合福利正在快速释放。
迅猛的产业发展,提供大量优质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科学,走出小区,便是企业园区,不再有“工作向左,生活向右”的忙乱;航天、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抱团式”发展,汇聚大量高级科技人才;长春智慧法务区的建设推动北湖区域全面发展,对高级法务、财务人才的产生“虹吸效应”……
一批批惠及北湖百姓的产业发展“福利”正在释放,这背后是北湖产业发展三大“法宝”——“独角兽”“中关村”“强磁场”的持续助力。
北湖的“独角兽”——产业龙头
产业发展快 要靠“龙头”带,龙头企业对聚合产业链条优势,优化融通发展环境,发挥着重要的领军和整合作用。
“独角兽”企业是投资行业术语,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东北地区有没有“独角兽”企业?有,且唯一的一家“独角兽”企业—长光卫星。位置就在北湖。
供应链上下游集聚,以扩大“朋友圈”做强产业生态圈,航天信息产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显现,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支撑性产业,北湖开发区航天信息产业已具规模。
北湖开发区其他主导产业同样不容小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永利激光、光华微电子、光华科技等30余户光电信息企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已经成长为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先行者”。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前景广阔,逐步形成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核心,一大批定位于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参与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生态体系。长春融成智造、吉林奥拓自动化、吉林瑞铭机电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医药健康产业方兴未艾,具备单抗仿制药国际领先优势的最大中国冰岛合资企业安沃高新生物、三年纳税超10亿元的佐丹力健康和正在建设的卓谊生物等在内的近200户生物与医药健康企业在北湖开发区多点开花、强势崛起。
北湖的“中关村”——产业园区
研发创新需要平台支撑,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春北湖科技园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北科建将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种子厚植在长春北湖这片“黑土地”中,十年时间,引进落位各类科技、双创类企业和机构700余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100家,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70家,引进域外项目占比30%。2019-2021年,总收入连续三年突破30亿元,园区累计总收入近200亿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的新标杆,持续为区域贡献着最大平台价值。
北湖开发区内还有光智园、光电子产业孵化器、中白科技园等众多特色产业园区,逐步在“升级聚能”中发展崛起,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湖的“强磁场”——政策服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好政策的扶持。
6月16日,新区出台8个方面36条具体举措稳经济保增长助力市场主体发展,“1000万购车补贴”“200万元综合消费券”“减免国有房屋租金”“交房即办证”“优化就近入学条件”等一条条助企惠民的硬核政策,正在北湖开发区精准实施。“36条”措施一经出台,便引来北湖区域的小微企业纷纷点赞。
好的政策给人信心,高效的落实给企业底气,好政策叠加优服务,真正的解决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省、市涉及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的多项行政审批权力全部下放,目前区内可直接办理2000余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同时,“政采贷”“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若干政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促进产业项目在区内全生命周期更好地发展。
未来,新区还将研究制定人才创新港的特别政策,探索面向高校院所设立科技专项,支持顶尖人才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优化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对于入选的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给予资金支持或股权投资支持;对于在新区创业的院士及其团队给予市级支持额度20%最高200万元的配套支持;每年安排500万元,在高校设立“长春新区产业人才奖学金”,支持培育相关工程技术、实践技能人才等。人才创新港特别政策将与省市人才政策,以及新区科技、产业、金融等政策,共同形成高含金量的政策体系。
奋斗者不舍昼夜,实干者步伐铿锵。北湖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考核评比第一名,创新创业活跃,产业根基深厚,发展土壤肥沃,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人才选择在充满机遇、快速发展的北湖创业定居。立足当前,擎画长远,北湖开发区将全力推动产业聚力升级人才“磁吸”效应,以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加快释放助企惠民的产业“福利”。
北湖现在好,未来会更好,入驻北湖正当时!
图文来源: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