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吉林粮食品牌主题日活动暨“吉林大米”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市举行。活动现场,“吉林大米”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并成功签约,“吉林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计划发布,标志着吉林省粮食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粮道。活动全程直播,吸引了924018人在线观看。
五年前的今天,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设进程中乃至吉林农业品牌建设最重要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延边东光村,站在稻田里说:“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从此,以“吉林大米”为代表的吉林农业品牌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掀开了吉林农业品牌建设的新篇章。
五年后的今天,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的吉林省粮食品牌建设再次集中发力,“吉林大米”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载入中国民族品牌建设的史册,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品牌建设 强强联手
在发布会现场,吉林省副省长李悦、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以云端的方式致辞,双方将共同推进吉林“农业品牌化”建设,带动吉林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悦表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是吉林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吉林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根本出路。从2015年起,吉林省在吉林大米“白金名片”品牌打造上率先发力,实现了从“好米变名米”的成功跨越,创造了国内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快速崛起的吉林速度。“吉林大米”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充分体现了新华社对吉林省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视与肯定。
新华社副社长刘正荣表示,“吉林大米”成为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中一个新的优质品牌。新华社将提供好相关服务,利用独特的传播资源、有效的品牌传播渠道、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团队,为吉林大米的品牌建设做更多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吉林大米,品尝到吉林大米。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五年来,“吉林大米”在市场树立了中高端品牌地位,获得“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殊荣,成为全国粮食行业结构性改革的标志样本。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已由品牌建设之初的1200万亩增加到13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产量由9亿斤增加到20亿斤,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据了解,“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是响应品牌强国战略的综合服务体系,旨在“服务民族企业发展,助力中国品牌建设”,目前已服务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区域优秀品牌。下一步,新华社下属服务机构将与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围绕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吉林大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助力吉林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即将上线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李国强说:“不忘初心铸品牌,牢记使命再出发。吉林省一大批‘吉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全面启动,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把全省粮食品牌建设推上了新高度。我们还要借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经验,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工作,打造吉林玉米的‘黄金名片’”。
作为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吉林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计划成功发布。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省,随之开始全面强化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借鉴“吉林大米”品牌创建的成功经验,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品质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红霞介绍说,此计划将在3至5年内全面建立省、市、县多层级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鲜食玉米产业格局,实现全省鲜食玉米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全省将打造50个优质吉林鲜食玉米产品品牌,100家优质鲜食玉米生产企业,形成吉林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矩阵,实现“品牌做响、产业做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目标。
今年8月,中国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大会将在长春市和公主岭市举行。会议以“吉”聚优势,领“鲜”未来为主题,开展产业论坛、产销对接、品种推广、品鉴科普等九项系列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厚植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发展力。
新闻发布会上,还举行了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吉林日报社和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吉林大米“三名工程”颁奖活动,表彰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物、企业和品牌。10位个人、10家企业以及30个品牌,分别获得吉林大米“名人”“名企”“名品”称号,同时还有4人吉林大米获得“最具推动力人物”殊荣。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晓丹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