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创新转型战役“多路进击” 市州动态-政务 吕宏文 278541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四平:创新转型战役“多路进击” 市州动态-政务 吕宏文 278541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市州动态

四平:创新转型战役“多路进击”

吉林日报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

2018-12-20 12:26 | 来源: 吉林日报

  抢抓机遇,高点推进数字经济;苦练内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搭桥铺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借才借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艾斯克机电集团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研发室主任徐红伟,在车间研究板式换热器板片焊接新工艺。(资料图片) 蔡亮 摄

  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一角。(资料图片) 兰晓波 摄

  创新转型战役是新时代四平发展“四场战役”的关键一战,事关振兴,事关未来。

  作为一座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四平坚持以数字建设为引领,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激活创新转型“第一动力”,努力闯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抢抓机遇,高点推进数字经济

  四平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发展人工智能为突破口,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快研发智能设备、建设智能工厂,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整体水平。

  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深入实施“宽带吉林”工程,加快全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提升高速宽带网络服务能力,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初步形成了高速、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截至目前,3家运营商均已具备200Mbps光纤接入能力,域内通信光缆铺设总长度达5.75万公里,光纤宽带城市用户数为24.46万户,光纤宽带农村用户数为15.41万户,四平地区共建设4G基站5771座。

  “两化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积极推进本地企业进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谋划建设“四平市企业公共服务云平台”,树立了一批如吉春、艾斯克等医药和装备行业的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了一个国家级、两个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在工业领域,建立企业门户网站的比例达50%,企业生产数控化装备率达19.5%,电子商务销售占比达11.7%,有近4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带动了企业生产的节能、降耗和增效。

  吉林省艾斯克机电集团公司的禽类加工生产屠宰线远程监控系统,可对用户生产加工运行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实施远程监控,实时掌握用户生产动态、设备部件预检报警等信息。吉林省康达农机有限公司的免耕播种机系列产品数字系统,可对农机作业面积、作业效果、作业时间等多项内容实时监控。维克斯换热设备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建设、全国换热器行业目前唯一的智能涂胶系统,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板片上料、码垛、涂胶、下料等工序自动化操作。

  大数据产业发展粗具规模。2016年2月,四平市政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发展云计算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两年多的推进和运作,该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依托浪潮建成了四平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交易所,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已经部署至四平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交易所。市农委“惠农通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市发改委“信息惠民”“大数据扶贫”,市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等项目已经完成部署;“爱四平”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部署,“双创中心”已开始启动,目前在吉林师范大学已经完成了300人的B创客招募,采集数据200多项、4000多万条,服务企事业单位9家。

  “互联网+”政务和资源整合进一步深化。按照省办公厅和省工信厅的要求,四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平市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通知》,目前目录梳理工作已经完成,等待省里的统一部署。

  苦练内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平市持续夯实企业高新技术联盟、技术中心、中试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和研发平台建设,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加速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开展换热器、专用车、农机、医药等重点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

  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创新产品,推进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了妇科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糖尿病药物、抗感染药物、亚健康药物等多个治疗领域的产品体系。

  吉春制药现以品种多、剂型全优势,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目前计有12个剂型、231个品种,其中,国家专利产品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3个、独家品种12个、国家级新药品种11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25个、国家医保品种63个。吉春制药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是吉林省“企业管理创新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研发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吉春”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吉春制药的“中医药企业深度开发特色资源的技术创新管理”成果,荣获第22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发明专利“十味降糖颗粒及其制法”,被评为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研发的全国独家OTC药品“鹿茸胶囊,荣获“吉林省长白山医药创新奖(创新产品奖)”;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鹿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是国内换热器行业的领先厂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紧盯市场前沿需求,在如何使产品更加节能、节水、环保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公司大力开发核能、太阳能、海水淡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配套使用的换热器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另一方面,在城市供暖、冶金、化工、石油等传统应用领域,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研发新产品,对老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开发应用高技术含量的换热器产品,不仅提升了我国换热器产业技术应用水平,还对我国重大项目装备国产化,以及关联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司从技术研发到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始终坚持走专业化技术创新道路。在技术研发部门设立了可拆及半焊板式产品部、焊接类板式产品部、容器及空冷产品部,建有热工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专门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工况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展开研发和设计。建设了完善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研发体系,先后完成了板式换热器的5次更新换代,累计获得41项国家专利,部分专利产品已经替代进口,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奠定了技术与研发的领先地位。

  搭桥铺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平市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四平行、黑土地保护利用等创新交流活动,积极与长春应化所、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等对接合作,加快长春应化所中试中心建设,完善科技创新“舟桥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大市场等平台载体作用。

  重点加强与“两所五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突出科技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吉林大学、长春地理所、吉林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与部分企业进行项目实质对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献计献策,部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吉林大清鹿苑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的“活性鹿茸酒的开发与产业化”、博尔特公司与吉林师大合作开发的“螺纹连接柄整体合金铰刀产业化”、吉林益民堂药业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合作开发的“中药大品种启脾口服液二次开发”、艾斯克公司与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家禽胴体影像分选系统开发”等,作为关联效应大、支撑力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落户四平,并列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

  吉春制药先后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医药学院等1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进行了多项技术合作,共同完成国家、省(部)多项科研课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以长春应化所为技术依托,在梨树县建立的四平市化工产业园区已开工建设,“长春应化所创新中心”“中科聚合年产500吨无定型聚芳醚酮”“年产1000吨呋喃铵盐”“年产1000吨头孢呋辛酸”“匹多莫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剂”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项目,已落户园区。以长春光机所、长春理工大学为技术依托,在铁东区建立光电产业园区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建立以中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吉林省环保装备科技创新中心,为省市共建科技创新中心,面向东北三省开展环保技术服务。

  目前,以沈阳航天航空大学创新团队为技术依托的四平维申科技有限公司、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落户光电产业园区。全市企业主动向高校、科研院所寻求合作,找项目、找技术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十分注重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实施产学研结合,借助外脑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近年来,公司先后与各类机构开展了多个产学研项目,包括与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发了“板式换热器模具加工技术”“板式换热器激光精密焊接技术”“抗垢技术在换热器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蒸发系统方案设计”等项目。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联合优势技术创新资源,加快了项目的研发进度,逐步缩小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研发成果迅速产业化,服务于相关行业。

  整合科技资源,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四平市将知识产权局合并到科技局,新组建的科技局在科技创新服务、项目申请、向上争取资金、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由市政府投入2000万元,向社会募集8000万元,市政府金融办组建了科技产业基金,帮助中小企业破解项目资金瓶颈。

  按照全市打造“六个100”重点企业的总体规划,组织培育100户高新技术企业,把服务内容向前端拓展,无缝对接,精准服务,全程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政府为大众创业者筑巢,企业创业人员借巢生蛋。

  借才借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把人才智力作为加快创新转型的核心要素,鼓励企业借才借智,引进人才,借助人才,利用人才。

  做好柔性引进人才工作。市科技局牵头组织实施了《四平市科技领军人才支撑计划2015—2017实施方案》,全市已累计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团队23个,累计引进科技领军人才64人。目前全市已建成8家院士工作站,正积极谋划吉林省院士工作站。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根据省科技厅吉科发基[2018]142号文件的要求,会同市人才办对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对院士专家的需求情况,积极组织枫叶科技、拓华生物、比智高药业、隆发机械、市中医医院、吉林师范大学等6家单位,申报和建立院士工作站。经过努力,新建两家院士工作站,其中一家是由吉林师范大学申报的外籍专家院士工作站,这是我省第一个外籍专家院士工作站。

  举行了“院士专家四平行”活动,举办了吉林省四平东风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技术合作交流会议。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露泉教授,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于海业教授,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韩志武教授,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强教授,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副教授等5名专家。四平东风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从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发展的角度,与院士团队就相关合作事宜进行了磋商。2018年6月,邀请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田兴志研究员到吉华高科有限公司,对感光电阻元件的研发生产进行了技术指导。

  市工信局组织并带领企业参加“吉林创新对话”活动。按照省工信厅《关于举办“吉林创新对话”活动的通知要求》,5月17日组织了四平市枫叶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庆达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等三户光电信息企业和制造业创新中心负责人,参加了在长春光机所举办的以“光电显示产业——吉林新动能的战略机遇”为主题的吉林创新对话活动。会上8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光电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我省光电显示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详细的报告,为省内、市内光电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四平市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李玉等10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教授为科技顾问。


编辑: 吕宏文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