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纪实 市州动态-政务 吕宏文 278356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集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纪实 市州动态-政务 吕宏文 278356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市州动态

集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纪实

2018-12-17 16:16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春色满城 董志明摄影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国各地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经审核,有45个市县达到考核要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集安市为本批次吉林省唯一入选地区。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幅员面积3341平方公里,总人口23.6万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集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立足长远谋发展,强化举措抓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步提升。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16%,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30天,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全市127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环境综合整治。

  晨曦 孙凤娟摄影

  健全机构,构建立体工作格局

  2015年,继成功创建吉林省生态市之后,集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吹响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集结号。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相关市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各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工作格局。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环保委会议和专题会议23次,推动各类环保问题彻底解决。高标准编制《集安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集安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集安市“十三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7个规划,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制定《集安市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规定》《集安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8个,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体系和工作机制。

  江山如画 苏琳摄影

  营造氛围,厚植生态文化根基

  共同的家园、共同的责任。由观望到肯定、由肯定到支持、由支持到参与,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推广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了生态专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全民加快向绿色、低碳、生态的生活方式转变。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在全市营造生态文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将生态文明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考试内容,用好“鸭绿江”大讲堂,定期举办生态文明培训班,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常态化。通过三年创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率、生态文明建设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北冰红葡萄 张帆摄影

  突出特色,培育壮大绿色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足集安良好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人参、山葡萄、五味子、蜂、林蛙、食用菌、果业等产业基地,积极推进资源精深加工,着力培育特色品牌,努力把集安打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参研发加工区和中国鸭绿江河谷顶级冰酒产区。全市人参种植面积17.62万亩、葡萄2.1万亩、五味子8100亩、食用菌1000万袋、优质果业2.1万亩,拥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22个,成功申报集安人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山葡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绿色工业。充分挖掘人参、葡萄、石墨等健康和新材料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人参产业,开发出医药、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600余种产品,实现了根、茎、叶、花、果的整株开发利用。葡萄产业,拥有加工企业20户、葡萄酒庄9家,开发出冰酒、甜酒、干酒4大类24种产品,先后荣获30项国内外大奖,集安作为顶级冰酒产区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业界认可和关注。战略新材料产业,总投资48亿元的石墨高科技产业园项目,年产16.5万吨高纯石墨生产线正式投产,万吨中碳石墨、石墨烯生产线正在建设,建成后集安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墨新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集安旅游资源丰富,全国155种景观基本类型,集安有121种,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现已开发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万亩油菜花海等景区景点200余个。近年来,集安市对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推介,强力推动鸭绿江国际旅游带和高句丽文化体验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红色记忆旅游区“一带三区”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基本形成了环境因全域旅游更美丽、产业因全域旅游更兴旺、百姓因全域旅游更富裕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70%以上的乡镇都走上了旅游路,吃上了旅游饭,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

  集安鸭绿江畔 卢英俊摄影

  建管并重,着力提升生态质量

  实施“净水”行动。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制定出台《集安市通沟河饮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完成通沟河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划,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率均为100%;禁养区养殖场全部搬迁关闭。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各级河长199人,扎实推进“清河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乱渔乱捕、超标排放、违法排污等违法行为,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实施“增绿”行动。编制完成了《集安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注重生态修复,加快国土绿化,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从“砍树”向“栽树”的转变。全市林业经营总面积33.1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40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2.16%。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组织开展“绿盾行动”“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滥砍盗伐、乱捕滥猎等行为,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开展“矿山复绿”行动,综合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恢复矿山生态。

  实施“护蓝”行动。制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全面推进工业废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治理,实施供热锅炉脱硫设施除尘改造,坚决取缔燃煤小锅炉,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清理任务。大力治理秸秆焚烧,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了远鸣牧业有机肥、博福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项目,秸秆循环利用率超过95%。

  实施“添彩”行动。坚持“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理念,大力实施引水入城、引林入城、引文入城工程,着力打造水在城中、城中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边城。2015年以来,先后实施了集中供热、10万吨净水厂和二次供水、地下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完成了垃圾处理场渗滤液设施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92%、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创新垃圾处理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引进实施垃圾裂解焚烧炉项目,投资680万元,建设乡镇垃圾焚烧站8个,实现镇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投资2166万元,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做到城乡环卫“一把尺子、一个样子”。实施精品乡镇提升工程,加强中心城镇建设,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望得见水、看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全市共有8个乡镇被分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和省级生态镇,1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清河人参小镇成功入选全国特色小镇行列。(刘晓升)

编辑: 吕宏文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