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争当农业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市州报道-政务频道 张亮 252250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德惠:争当农业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市州报道-政务频道 张亮 252250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频道 > 市州报道

德惠:争当农业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2017-10-17 15:19 | 来源: 吉林日报

  

  

  泉德公司厂区侧面图。

  德惠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图为飞机航化作业现场。

  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德惠机械收割水稻。

  德惠市发展生物质产业。图为机械打包秸秆,准备送往秸秆造纸企业。

  吉林德大有限公司是国内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德惠市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长春大成集团德惠工业园区。

  德惠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建设中的吉地嘉禾生态农业观光园。

  编者按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无农不稳,没有农业,就没有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也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以及2016年7月到吉林视察期间,对吉林作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战略部署。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9月18日,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四平市召开,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做好农民与土地关系、推进质量和能力建设、农村金融创新三篇文章,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如此背景,如此情势,作为全省农业大市,德惠必须不负重托,必须立行立干,必须一马当先。

  如今,伴着农业现代化催征的号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雷,农业现代化在德惠大地被赋予了全新动力与使命。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拓展农业供给多种功能,强化农业供给物质支撑;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扭住农民增收这根弦为目标,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形成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庄园经济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

  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基准,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

  ……

  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德惠一批散发泥土芬芳的基层探索,正为农业现代化“开路架桥”。

  “改革要善抓‘牛鼻子’,只有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打造优势产业带,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德惠才能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德惠市委书记左毅思路清晰。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现在,德惠上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举措,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砥砺奋进。

  着眼于农业转型升级,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眼下,深藏于德惠大地的农业现代化强大动能正磅礴迸发。

  依靠科技进步

  农业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

  传统模式式微,农业增长靠什么?德惠市将眼光投向了科技。农业若要可持续发展,只有用先进科技武装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控性,改变传统农业“望天收”的被动局面,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有着“中国水稻第一镇”美誉的德惠市岔路口镇,面积100公顷的松花江流域水田生产现代化实验区核心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工程是《长春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规划建设的“五大实验区”之一,建设内容具体包括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农业建设、“互联网+电子商务”建设、示范观摩点建设和稻米加工和品牌建设。预计今年12月末,完成该工程的主体建设任务。

  魔术的神奇,只是人为制造的幻觉;科技的神奇,则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晶。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才能大幅提高粮食单产,改变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实现增长的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

  前段日子,德惠市农技推广中心和各乡镇(街)推广站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屯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集中投放赤眼蜂放蜂器。这也是农民普遍应用的科技之一。赤眼蜂放蜂器是一项生态控制害虫的技术,是赤眼蜂杀虫卡的升级产品。投放到田间的赤眼蜂主动寻找玉米螟卵,将自己的卵产在玉米螟卵内,利用玉米螟卵内的营养液进行生长发育,将玉米螟消灭在胚胎时期。

  据农技专家介绍,赤眼蜂的投放,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了玉米虫害的防治效率和效果,每公顷可增产1000公斤。仅一上午时间,技术人员就完成了230万亩大田玉米共投放赤眼蜂1917箱的全部投放任务。

  去年,德惠还在2万亩赤眼蜂水稻二化螟防治实验上取得了成功,今年又在松花江镇、朝阳乡、岔路口镇三个乡镇开展了4万亩赤眼蜂水稻二化螟防治实验。同时,还通过无人直升飞机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二化螟和二代粘虫的防治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8日,全国植保无人机和飞防专用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在该市朝阳乡朝阳村召开,收到了预期效果。

  近年来,德惠还一直实行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据市农机总站副站长滕继德介绍,实行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的地块与条件基本相同采用其它种植方式的对照田比较,其保苗率普遍高于其它播种方式,约高出2—4个百分点;尤其在每年的6月下旬长势也显优势,叶片数平均多出1—3片,苗平均高出10厘米以上,茎粗多0.5厘米以上。

  科技的进步给德惠农业带来了显著变化。2017年,德惠建设高标准农田16.16万亩,水稻航化作业50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42.52亿斤;预计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6000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3000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30万千瓦,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3%。

  创新经营理念

  布好现代农业发展大棋局

  用创新理念经营农业,才能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013年,听说市里鼓励土地流转,在外做生意多年的王勇返回家乡,在家人的支持下,承包经营了1000亩土地,种植反季节果蔬。

  “职业经理人比我这老庄稼把式会种田,把庄稼交给他们管理,省心!土地不再拴人了,儿子去打工,收入翻了一番多,安心!合作社财务公开,还有监事会,入股分红有保障,放心!”德惠市同太乡苇子村村民姜元会的一番话,透着对合作社的满满信赖。

  老姜口中的合作社,全称为“德惠市苇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他把1.4公顷玉米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德惠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800户,家庭农场发展到562个。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99万公顷,流转达到35%以上。

  在加速土地流转的同时,德惠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培育了德翔牧业、彬生农业等一批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

  2007年9月,德翔牧业的现代化养鸡场在德惠经济开发区建成投产,李敏从工厂建成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厂子里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公司现在已经实现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回收—深加工—品牌终端,从土地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现在,李敏已成为工厂的车间主管,对产品的“一条龙”生产了然于胸。

  现在,德翔牧业已形成集饲料生产、种禽繁育、肉鸡放养、屠宰加工、粮食购销加工等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并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和生产销售模式。

  同样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米沙子镇岫岩村的彬生农业却从“打造中国第一果蔬品牌”为目标,培育绿色有机无公害果蔬新产品。公司现有温室11栋,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有冷棚7栋,面积7000平方米;有陆地蔬菜种植区5万平方米。现在,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养殖、种苗培育、果蔬有机检测和农业科技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系副教授、蔬菜专家侯建伟博士是彬生农业特聘的技术顾问,他对记者说:“彬生所生产的果蔬具有无土有机蔬菜无法比拟的原汁原味,而且所有蔬菜均严格按照有机认证要求实施生产。土壤进行过彻底的改良;每个温室内都设置了深度为60米的深井,保证了水源的清洁;每栋温室配置两部自动控制热风炉,保证了冬季遇到极端天气时棚内的温度。”

  去年,彬生农业又建起了休闲山庄,餐桌上土鸡、土鸡蛋、腊肉、野生鱼、大鹅、鸭子等各种农家菜品类齐全,“野生鱼、小笨鸡、粗粮饭”全部绿色农家特色,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今年8月3日,德惠又“火”了一把。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德惠市“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荣誉称号,使“德惠小町”成为“吉林大米”的代表品牌和“长春大米”的领军品牌。对德惠来说,这项荣誉让全市80万亩水田成为“德惠小町”品牌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平台。今年的农博会上推出的吉林农特产名片推介活动,连续对30余款具有各地特色的农副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在历时1个月的“百姓心目中最喜爱的吉林农特产品”评选活动中,“德惠小町”在大米系列中读者投票最多,荣获小町米系列百姓最喜爱的吉林农特产品一等奖。“五常稻花香,德惠小町王。”的美誉,已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

  目前,德惠正加快推进“德惠小町”商标注册工作,真正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提升产品品质、推进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拉长产业链条

  拓展多功能农业新业态

  成绩面前,德惠没有停歇。他们正着力拉长产业链条,以德大、德翔、禾丰、吉星、佳龙、阔源以及松江佰顺等企业为依托,壮龙头、建基地、打品牌,打造从种植、养殖到农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建设,拓展多功能农业新业态。

  在德惠市朱城子食品加工产业园,2004年落户投产的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以几亿元的速度递增。截至2016年末,已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员工3000余人,现代化食品生产线24条,智能饮料生产线10条,预计今年将实现税收2.3亿元。该企业为德惠市劳动力就业、农副产业发展及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眼下,与达利公司一墙之隔的吉林回头客休闲食品生产项目厂区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据了解,项目总投资20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利润2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安排就业2000人。现已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办公楼主体、厂房及宿舍基础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产。

  “回头客”项目只是德惠依托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势和中国食品名城这个金字招牌,建设全国知名绿色食品生态城的众多项目之一。

  几年间,德惠市以“滚雪球”的发展方式,形成了一个上百亿元的食品产业,食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食品工业成为德惠县域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涌现出达利、德大、回头客、佳龙农牧等食品工业企业570余户,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已有近十户企业在德惠投资兴业。共开发优质鸡肉、猪肉、牛肉、色拉油、精制米、瓜菜、白酒、休闲食品等近百个系列上千种产品,主要以鸡肉制品、牛肉制品、稻米深加工、猪肉制品、休闲食品、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酒业等龙头企业为主导,构筑起了具有粗具规模的食品加工产业群体,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果蔬加工等覆盖全市的食品加工体系。

  目前,德惠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4户,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实现509亿元。食品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吉林省著名商标16个,吉林省名牌产品4个。有40多种产品打入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市场。

  在竭力发展食品加工的同时,德惠又依托当地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以“农业+”的新思路着力培育一批高端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结合休闲旅游景点,创建多个特色农业观光小镇,探索一、二、三产互融互动协调发展。

  如今,在德惠周边,催生了一大批与旅游业、健康、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养生农业、创意农业、庄园经济等一大批新型农业业态,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这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还提高了附加值。其中,休闲农业的发展备受瞩目。

  “全自动化无土栽培技术让棚内的十多种蔬菜喝着营养液、睡着培育槽,伸伸懒腰便长成了绿油油的一大片。”吉地嘉禾蔬菜智能温室内,10多名工人守在各自岗位。

  位于德惠市布海镇的吉地嘉禾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一年来,以“农业+旅游业”的休闲农业业态顺势而起。如今,生态农业观光园内处处活跃着农业新元素,温室大棚、景观花海、垂钓园、冰雪乐园、绿色有机食品体验馆、休闲度假区,水上乐园等正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园区里,游客可采摘赏花,枕着满天星斗入眠,又可漫步林野之间,在萤火虫群舞中追寻童年,更有多种民俗活动。”吉地嘉禾负责人李韦澄对记者说。

  市委书记左毅表示,借助精品打造,整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增长,释放不可估量的带动效应,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市长赫哲说:“要发挥好休闲观光农业美化环境作用,既让城乡居民‘养眼’,也让广大农民增收。”

  像吉地嘉禾一样,彬生农业休闲山庄在经营过程中也不断创新,特色鲜明、生趣盎然。室内走廊有很多珍奇的树木,如红豆杉、榕树等。室外有荷花池、有3200平方米的钓鱼池,有鸟啼,有蛙鸣,闭上眼就能享受大自然的声音。旁边是大大的草坪,种着各种李子树、桃树、山楂树。工作人员说,在这里,可休闲、可烧烤、可露营,还可以进行拓展训练。

  这几年,德惠休闲观光农业在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循环农业的发展更具特色。

  位于该市惠发街道的德惠市隽氏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10年,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已形成年处理畜禽粪便20万吨、生活垃圾5万吨、农作物秸秆10万吨,年产生物有机肥15万吨、生物质天然气600万立方米、生物质畜禽饲料2万吨的生产能力。

  在该市五台乡治田村的春鑫农业种植合作社,一条循环农业产业链,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儿。“肉牛的粪便用来饲养蚯蚓;蚯蚓的粪便和牛粪分解剩余物作为有机肥施到玉米田和稻田里,产出优质的黏玉米和大米;秸秆粉碎成肉牛的饲料,稻草覆盖到饲养蚯蚓的牛粪上,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介绍起合作社的循环农业模式,负责人祁殿春打开了话匣子,“农田和养殖场的一切产出物没有丝毫的浪费,不仅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一举多得。”目前,已有超过1000户的农民加入了春鑫合作社,投身到玉米种植、青储饲料种植、肉牛养殖和蚯蚓养殖的循环产业链中,打破了传统种植、养殖业单一发展的局面,抓住了玉米种植、肉牛和蚯蚓养殖之间的“互惠关系”,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养殖产出效益。

  目前,德惠市是吉林省唯一一个走上由粮食精深加工到秸秆综合利用全程产业化的循环农业新路子的县市。

  据了解,德惠年产玉米秸秆200万吨、水稻秸秆45万吨。如此大量的秸秆怎样进行科学有效利用始终是德惠上下思考的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循环经济”和“市场化”的理念来认识秸秆的资源价值,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这是他们找到的答案。

  敢想敢干,说到做到。在市委书记的亲自登门拜访下,在造纸行业有184项授权专利、144项发明专利,其中,五项核心技术成为“国际领先技术成果”,并荣获2012年度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成功引进。

  泉德秸秆造纸项目一期达产后,年处理秸秆就能达到50万吨。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年处理秸秆可达60万吨。仅泉德一家,年处理秸秆就达110万吨。

  除了造纸,秸秆发电也是德惠市提高开发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2009年5月,落户于德惠经济开发区的国能德惠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就是以农作物秸秆燃料为主的生物质发电厂,每年可燃烧秸秆20余万吨。

  作饲料也是消化秸秆的重要一环。被誉为“全国肉牛之乡”的德惠市,全市53万头肉牛每年可过腹转化、还田玉米秸秆26万多吨。

  发展秸秆肥料德惠也已粗具规模,目前,德惠市发展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32万亩,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18个,每年玉米秸秆还田能力达28万吨。

  此外,德惠还进行一系列尝试,农作物秸秆经过工艺处理和深加工,可以制成质量轻、实用美观的建筑材料等,可以在许多方面替代木材,减少木材消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

  截至目前,德惠全市农作物秸秆已实现了有效综合利用,利用率达75%。

  东方风来满眼春。发展中的德惠,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全市人民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记者 李学伟 通讯员 杨莉 常亮

编辑: 张亮